关于风的环境描写的句子,四大名著中,是如何描写的?
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:2024-09-10 10:23:32

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,尤其是四大名著,其中对于很多事物的描写都生动入微、刻画非常形象。比如对风、雨等事物的描写,通常都引诗为证,文采奕奕,并能极好地反衬出了人物的内心。今天我们不妨翻翻四大名著,看其中是如何刻画变幻莫测的“风”的。

《西游记》中对于风的描述最富想象力,精彩程度无与伦比!
”江海波翻鱼蟹怕,山林树折虎狼奔。“
”过岭只闻千树吼,入林但见万竿摇。“
”满天星斗皆昏昧,遍地尘沙尽洒纷。“
吴承恩在小说的多个章节中都对风有过刻画,波翻、树折、动物俱惊,树吼、竿摇、星光黯淡、尘沙飞扬,无比形象!由于小说的魔幻属性,其对于风神、妖风的想象都发挥出了极致的浪漫主义色彩。
”王母正去赴蟠桃,一风吹断裙腰钏。
五百罗汉闹喧天,八大金刚齐嚷乱。
十代阎王觅判官,地府牛头追马面。
这风吹倒普陀山,卷起观音经一卷。
白莲花卸海边飞,吹倒菩萨十二院。
盘古至今曾见风,不似这风来不善。“
一阵风能把王母娘娘的裙腰钏吹断,这就非常令人尴尬。同样地,能让五百罗汉和八大金刚乱套、菩萨十二院都吹倒、观音经飞起、神仙阎罗都惊扰,这就把风的地位提到了一个”鬼见怕、神见愁“的高度,破坏力渲染到极致,已经凌驾于神鬼佛之上了,足见作者天马行空的构想,精彩!叹哉!

《水浒传》中,关于风的描写最精彩的风雪山神庙。
”若非风雪沽村酒,定被焚烧化朽枯。“
林冲的一生是悲情的一生,被陷害后,与妻子一别竟成了永远,其妻在被害的那一刻,估计想的会是”愿来生能与你一路相携“。林冲到山神庙后,无意间被一场风雪救下。
”正是严冬天气,彤云密布,朔风渐起,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。怎见得好雪?有临江仙词为证:
作阵成团空里下,这回忒杀堪怜,剡溪冻住猷船。玉龙鳞甲舞,江海尽平填,宇宙楼台都压倒,长空飘絮飞绵。三千世界玉相连,冰交河北岸,冻了十余年。“
正是”说时杀气侵人冷,讲处悲风透骨寒。“,风雪,是林教头冰冷的心中幻化出的外景。
”风飘玉屑,雪撒琼花“
水浒中还有这一句,形容打斗时难解难分,玉屑、花瓣尽皆飘落,意境很美。

《红楼梦》中,有几处关于风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描写。
一是“好风凭借力,送我上青云”。
这是在大观园众人最后一次聚社时宝钗所作的《临江仙·柳絮》最后一句,借风表达了积极正向的人生态度,诗文影射了宝钗一生的悲喜。其与黛玉所作的《柳絮词·唐多令》形成鲜明对比,“粉堕百花洲,香残燕子楼”,黛玉因感怀身世,所写的更多是伤感和悲情的一面。
二是“清明涕泣江边望,千里东风一梦遥”。
这是开篇金陵十二钗正册中描写探春的诗句,借用“千里东风”写出了探春远嫁的悲情命运。那个年代交通不发达,远嫁边关相当于是与家人诀别,再也不能相见。清明节家人在江边涕泪送出嫁,以后只能梦随千里东风回到遥远的家乡。读来让人觉得无比的悲凉和忧伤。
三是“池塘一夜秋风冷,吹散芰荷红玉影”。
这是红楼梦后期的一首诗《紫菱洲歌》中的首句,通过“秋风吹散玉影”来描写迎春即将外嫁、而宝玉却无能为力的离别悲情,”池塘一夜秋风冷“也暗示了环境与命运即将发生巨大转折,大厦将倾,而繁华也将落尽。

《三国演义》最主要就是塑造了”东风“。
”欲破曹公,需用火攻。
万事具备,只欠东风“。
东风原本只是从东边吹来的风,后来被喻为顺利之风、好运之风。
”七星坛上卧龙登,一夜东风江水腾。
不是孔明施妙计,周郎安得逞才能?“
作者把赤壁之战的胜利归因从江东周郎移到了诸葛亮身上,这就是笔下的乾坤,改天换日,妙笔生花!
”火趁风威,风助火势。“
”但见三江面上,火逐风飞,一派通红,漫天彻地。“
此战对于风和火的描写不多,仅寥寥数行。就是借助这场东风发起的火攻,将风和火结合在一起,相得益彰,最终大显神威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