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懂这18句佛家真言,心可止戈,身可渡厄
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:2024-11-14 08:39:50
今朝尘尽光生
照破山河万朵
01
风动心摇树,云生性起尘。若明今日事,昧却本来人。——《五灯会元》卷二 风动,树摇,云起,尘生,世间万物皆因外缘而扰动。人生亦如此,常为外境所牵,心不得安宁。然而,若能悟透当下之事,便不会迷失自我。当我们放下对外在的执着,回归本心,方能看清生命的本真。不被风动云生所扰,以一颗宁静之心,做回真正的自己。
02
我有明珠一颗,久被尘劳关锁。今朝尘尽光生,照破山河万朵。——《悟道寺》宋·柴陵郁禅师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如明珠般璀璨的佛性,却常常被尘世的烦恼所遮蔽。在人生的旅途中,我们被功名利禄、爱恨情仇所困,忘却了内心的宝藏。但当我们有朝一日,拂去尘埃,那光芒将照亮整个世界。努力破除尘世的枷锁,释放内心的光芒。
03
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。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——《金刚经》 人生种种现象,如同梦幻、泡影般虚幻不实。财富、地位、荣誉,皆如露水易逝,闪电瞬灭。我们不必过分执着于这些短暂的存在,而应以平和的心态看待。 放下对有为法的执念,换得内心的宁静与解脱。
04
心如莲花不着水,又如日月不住空。——《华严经》 心应如莲花般高洁,不被世俗的污浊所沾染。同时,又要像日月般自在,不执着于固定的位置。 保持内心的纯净,不轻易为外物所动,以一种洒脱的姿态,不被过去和未来所束缚,活在当下。
05
我为菩提修行时,一切趣中成宿命。常得出家修净界,无垢无破无穿漏。——《华严经·普贤行愿品》 为了追求菩提智慧,我们在各种境遇中修行。人生的每一个经历都是命运的安排,珍惜这些机会,通过修行净化内心。让自己的心灵无垢、无破、无漏,达到纯净的境界。
06
佛在灵山莫远求,灵山只在汝心头。人人有个灵山塔,好向灵山塔下修。——《西游记》明·吴承恩 佛不在遥远的灵山,而在每个人的心中,无需四处寻觅,只要向内探索,便能找到内心的佛性。在日常生活中,更重要的是关注自己的内心,通过自我修行,开启心中的灵山塔。
07
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。过去心不可得,现在心可不得。未来心不可得。——《金刚经》 世间的一切表象都是虚幻的,过去的已经过去,未来的尚未到来,现在也转瞬即逝。 莫要执念于这些虚幻的相,也不要被过去、现在、未来的心所困扰。放下我执,以一颗空灵的心面对生活。
08
不是风动,不是幡动,仁者心动。——《坛经》 外界的风与幡并未真正动,而是我们的心在动。我们往往被外界的变化所影响,产生各种情绪和烦恼。但若能能控制自己的心,不为外境所动,便能保持内心的平静。学会观照自己的内心,不被周遭扰动。
09
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。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。——《无相偈》 我们的身体如同菩提树,心灵如明镜台。在尘世中,心灵容易被尘埃沾染,因此我们要时时擦拭,保持心灵的纯净。通过不断地自我反省和修行,去除心中的杂念和烦恼。
10
平生不修善果,只爱杀人放火。忽地顿开金绳,这里扯断玉所。咦!钱塘江上潮信来,今日方知我是我。——《水浒传》 即使曾经迷失在罪恶与欲望之中,当顿悟之时,也能挣脱束缚,找到真正的自我,即所谓“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”是也。 人生中,我们可能会犯错,但只要能及时回头,放下过去的错误,便能获得新生。正如《菜根谭》中的智慧之言:弥天的罪过,当不得一个悔字。
11
不事余天,唯当一心。——《药师经》 不要去追求外在的神灵,而应专注于自己的内心。只有一心向佛,才能找到真正的解脱。 将自己人生的信念与希望,寄托在无常的人生纷扰之中,一旦外在有所异动,内心必定滔天巨浪,何以能找到真正的自我呢?
12
因缘所生义,是义灭非生。灭诸生灭义,是义生非灭。——《金刚三昧经》 世间万物皆由因缘而生,因缘散尽则灭。我们要明白事物的生灭无常,不执着于生,也不畏惧于灭。以一种平和的心态看待生命的变化,顺应因缘,不强行追求。
13
佛问沙门,人命在几间。对曰数日间,佛言予未知道。复问一沙门,人命在几间。对曰饭食间,佛言予未知道。复问一沙门,人命在几间。对曰呼吸间,佛曰善哉,予知道矣。——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 生命短暂,就在呼吸之间。我们应珍惜每一刻,不浪费时间在无意义的追求和烦恼上。以一种紧迫感,积极地修行和生活,把握生命的每一个瞬间。 永恒即当下,当下即永恒,做每个当下最好的自己,如此就好。
14
问菩萨为何倒坐,叹众生不肯回头。——《南京鸡鸣寺楹联》 菩萨倒坐,是为了警示众生回头是岸。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常常迷失方向,执着于错误的追求。当我们看到菩萨倒坐时,应反思自己的行为,及时回头,放下执念,走向正确的道路。
15
顿觉了,妙心源,无明壳裂总一般。梦里明明有六趣,觉后空空无圣凡。——《解脱歌》 当我们顿悟之时,便能找到心灵的源头。无明的外壳破裂,一切都变得清晰。在梦中,我们被六趣所迷,而醒来后,才发现一切都是虚幻。让我们通过修行,从梦中醒来,摆脱无明的束缚。
16
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!——《菩提偈》 菩提并非真正的树,明镜也不是实体的台。世间本无实体之物,又何来尘埃可染?这句话告诉我们,要超越对物质的执着,认识到事物的空性本质。 唯有放下,方能拥有。
17
一花一世界,一草一天堂。一叶一如来,一砂一极乐。一方一净土,一笑一尘缘。——《华严经》 每一朵花、每一棵草、每一片叶、每一粒沙,都蕴含着整个世界的奥秘。以一颗敬畏之心看待万物,从微小之处感悟生命的伟大。在生活中,一个微笑、一份善缘,都能成为我们心灵的净土。
18
譬如工画师,不能知自心。而由心故画,诸法性如实。——《觉林菩萨偈》 我们就像工画师一样,常常不知道自己的内心。然而,行为和思想都是由心所生。只有了解自己的内心,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。通过修行,去认识自己的心,从而画出美好的人生画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