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 emo,八首情感古诗,带你走进古人的心灵世界
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:2024-10-08 10:39:55
一、《无题·相见时难别亦难》——李商隐
相见时难别亦难,东风无力百花残。
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。
晓镜但愁云鬓改,夜吟应觉月光寒。
蓬山此去无多路,青鸟殷勤为探看。
- 李商隐在晚唐的政治漩涡中历经坎坷,这首诗可能是他在仕途不顺、情感波折的时期所作。他与某位女子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,但由于种种原因,两人难以相见,分别时更是痛苦万分。诗中的情感真挚而深沉,反映了他对爱情的执着和无奈。
- 首联“相见时难别亦难,东风无力百花残”,以两个“难”字叠加,强调了相见的不易和离别的痛苦。“东风无力百花残”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象,象征着美好事物的凋零,也暗示了诗人心中的惆怅。颔联“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”,用春蚕吐丝和蜡烛燃烧来比喻自己对爱情的忠贞不渝,至死方休。这两句诗成为了千古名句,被后人广泛引用,表达对爱情、理想等的执着追求。颈联“晓镜但愁云鬓改,夜吟应觉月光寒”,从女子的角度出发,想象她清晨对镜,担忧容颜老去,而诗人自己在夜晚吟诗,感到月光的寒冷,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哀愁。尾联“蓬山此去无多路,青鸟殷勤为探看”,诗人希望有青鸟为自己传递消息,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。

图片来源于网络
二、《锦瑟》——李商隐
锦瑟无端五十弦,一弦一柱思华年。
庄生晓梦迷蝴蝶,望帝春心托杜鹃。
沧海月明珠有泪,蓝田日暖玉生烟。
此情可待成追忆,只是当时已惘然。
- 关于《锦瑟》的创作背景,历来众说纷纭。有人认为这首诗是李商隐为悼念亡妻而作,也有人认为是他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感慨。诗中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思索。
- 首联“锦瑟无端五十弦,一弦一柱思华年”,以锦瑟起兴,五十弦的锦瑟象征着诗人丰富的人生经历。“思华年”则点明了全诗的主题,即对过去岁月的回忆。颔联“庄生晓梦迷蝴蝶,望帝春心托杜鹃”,运用了庄生梦蝶和望帝化鹃的典故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如梦、命运无常的感慨。颈联“沧海月明珠有泪,蓝田日暖玉生烟”,描绘了两幅美丽而神秘的画面,沧海明月下的珍珠落泪,蓝田日暖中的美玉生烟,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哀愁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。尾联“此情可待成追忆,只是当时已惘然”,诗人感慨那些美好的情感只能留待回忆,而在当时却未能好好珍惜,充满了悔恨和惆怅。

图片来源于网络
三、《声声慢·寻寻觅觅》——李清照
寻寻觅觅,冷冷清清,凄凄惨惨戚戚。乍暖还寒时候,最难将息。三杯两盏淡酒,怎敌他、晚来风急!雁过也,正伤心,却是旧时相识。
满地黄花堆积,憔悴损,如今有谁堪摘?守着窗儿,独自怎生得黑!梧桐更兼细雨,到黄昏、点点滴滴。这次第,怎一个愁字了得!
- 李清照经历了北宋到南宋的动荡时期,国破家亡,丈夫去世,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这首词是她在晚年孤苦伶仃时所作,抒发了她内心的哀愁和孤独。
- 开篇“寻寻觅觅,冷冷清清,凄凄惨惨戚戚”,连用七个叠词,营造出一种凄凉、愁苦的氛围。“乍暖还寒时候,最难将息”,描绘了季节的变化,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安。“三杯两盏淡酒,怎敌他、晚来风急”,借酒浇愁,却无法抵挡晚风的寒冷,更加凸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。“雁过也,正伤心,却是旧时相识”,看到飞过的大雁,想起过去的时光,心中更加悲痛。下阕“满地黄花堆积,憔悴损,如今有谁堪摘”,描写了满地的黄花,象征着诗人的憔悴和孤独。“守着窗儿,独自怎生得黑”,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的煎熬。“梧桐更兼细雨,到黄昏、点点滴滴”,细雨打在梧桐叶上,声音点点滴滴,更加增添了诗人的哀愁。最后“这次第,怎一个愁字了得”,将诗人的哀愁推向了高潮。

图片来源于网络
四、《江城子·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》——苏轼
十年生死两茫茫,不思量,自难忘。千里孤坟,无处话凄凉。纵使相逢应不识,尘满面,鬓如霜。
夜来幽梦忽还乡,小轩窗,正梳妆。相顾无言,惟有泪千行。料得年年肠断处,明月夜,短松冈。
- 苏轼的妻子王弗在 1065 年去世,十年后,苏轼在梦中见到了她,于是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词。词中表达了苏轼对妻子的思念之情,以及对人生的感慨。
- 首句“十年生死两茫茫,不思量,自难忘”,直接抒发了苏轼对妻子的思念之情。十年过去了,生死相隔,即使不刻意去想,也难以忘怀。“千里孤坟,无处话凄凉”,描绘了妻子的坟墓在千里之外,自己无处诉说心中的凄凉。“纵使相逢应不识,尘满面,鬓如霜”,想象即使相逢,妻子也认不出自己了,因为自己已经满面风尘,两鬓如霜。下阕“夜来幽梦忽还乡,小轩窗,正梳妆”,苏轼在梦中回到了故乡,看到妻子正在窗前梳妆,画面温馨而感人。“相顾无言,惟有泪千行”,两人相对无言,只有泪水流淌。“料得年年肠断处,明月夜,短松冈”,诗人想象每年的这个时候,自己都会在明月下,对着妻子的坟墓伤心断肠。

图片来源于网络
五、《虞美人·春花秋月何时了》——李煜
春花秋月何时了,往事知多少。小楼昨夜又东风,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。
雕栏玉砌应犹在,只是朱颜改。问君能有几多愁?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
- 李煜是南唐后主,国破后被俘至汴京,过着囚禁的生活。这首词是他在囚禁期间所作,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思念和亡国的哀愁。
- “春花秋月何时了,往事知多少”,开篇以美好的自然景象起兴,却引发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感慨。“小楼昨夜又东风,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”,昨夜东风吹过小楼,让诗人想起了故国,心中充满了痛苦。“雕栏玉砌应犹在,只是朱颜改”,诗人想象故国的宫殿依然存在,只是自己的容颜已经改变。“问君能有几多愁?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”,这句词将诗人的哀愁比作一江春水,形象地表达了哀愁的无尽和深沉。

图片来源于网络
六、《木兰词·拟古决绝词柬友》——纳兰性德
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。
等闲变却故人心,却道故人心易变。
骊山语罢清宵半,泪雨霖铃终不怨。
何如薄幸锦衣郎,比翼连枝当日愿。
- 这首词可能是纳兰性德以女子的口吻,表达对爱情的失望和决绝。也有人认为是他写给朋友的,表达对友情的感慨。
- 首句“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”,用班婕妤被弃的典故,表达了对爱情最初美好的怀念和对爱情变化的无奈。“等闲变却故人心,却道故人心易变”,指责对方轻易变心,却还说人心本来就容易改变。“骊山语罢清宵半,泪雨霖铃终不怨”,引用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,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。“何如薄幸锦衣郎,比翼连枝当日愿”,反问对方为何不能像唐明皇一样,实现当初的誓言。

图片来源于网络
- 七、《更漏子·玉炉香》——温庭筠
玉炉香,红蜡泪,偏照画堂秋思。眉翠薄,鬓云残,夜长衾枕寒。
梧桐树,三更雨,不道离情正苦。一叶叶,一声声,空阶滴到明。
- 温庭筠的词多描写女子的情感和生活,这首词可能是他为一位女子所作,表达了女子在深夜的思念和哀愁。
- 上阕“玉炉香,红蜡泪,偏照画堂秋思”,通过描写玉炉中的香和红蜡烛的泪,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。“眉翠薄,鬓云残,夜长衾枕寒”,描写女子的容貌和孤独的状态。下阕“梧桐树,三更雨,不道离情正苦”,用梧桐树和三更雨来衬托女子的离情之苦。“一叶叶,一声声,空阶滴到明”,雨滴落在空阶上,声音一声声,直到天明,更加凸显了女子的孤独和哀愁。

图片来源于网络
八、《鹧鸪天·别情》——聂胜琼
玉惨花愁出凤城,莲花楼下柳青青。尊前一唱阳关曲,别个人人第五程。
寻好梦,梦难成。有谁知我此时情,枕前泪共阶前雨,隔个窗儿滴到明。
- 聂胜琼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歌妓,这首词是她送别情人时所作。词中表达了她对情人的思念和不舍之情。
- 上阕“玉惨花愁出凤城,莲花楼下柳青青”,描写了女子离开京城时的悲伤心情和周围的景色。“尊前一唱阳关曲,别个人人第五程”,在酒席上唱了一曲《阳关三叠》,送别情人。下阕“寻好梦,梦难成。有谁知我此时情”,女子想要在梦中与情人相见,却难以实现,表达了她的思念之情。“枕前泪共阶前雨,隔个窗儿滴到明”,将女子的泪水和窗外的雨水相比较,更加凸显了她的哀愁。
- 在这八首古诗中,我们看到了古人对爱情的执着、对人生的感慨、对故国的思念和对离别的哀愁。这些情感在深夜里更加深沉和动人,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的心灵世界。在现代社会,我们也常常会在深夜里陷入 emo 的情绪中,这时候,这些古诗就像一位位知心的朋友,陪伴我们度过那些孤独的时光。它们让我们明白,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,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我们都能在古诗中找到共鸣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