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玉蟾《山居》诗词解读:隐逸之乐,自然之颂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0-02 08:55:00    



一、诗人背景:道骨仙风,武夷隐士

白玉蟾,原名葛长庚,字如晦,号琼琯,自称神霄散史、海南道人、琼山老人、武夷散人,是南宋时期著名的道教内丹理论家、诗人。他不仅是道教南宗的创立者,更是金丹派南宗的重要人物,被誉为“金丹派南五祖”之一。白玉蟾的一生,与武夷山结下了不解之缘,他在此隐居修行,远离尘嚣,将自然之美与道教哲学完美融合,创作出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诗篇,《山居》便是其中的佳作。

山居

宋·白玉蟾

月落鸡吹角,夜长鹅报更。

山中无历日,日出即天明。

二、诗词解析:月落鸡啼,山居之乐

“月落鸡吹角,夜长鹅报更。”开篇两句,白玉蟾便以生动的场景描绘,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山中夜晚。月落时分,鸡鸣声起,仿佛是在吹奏着夜的号角;长夜里,鹅的叫声又似在报更,提醒着时间的流逝。这样的场景,既是对山中生活的真实写照,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于时间之外的宁静与自由。

“山中无历日,日出即天明。”接下来两句,诗人进一步阐述了山中的生活状态。在这里,没有繁琐的历法,没有时间的束缚,只要太阳升起,便是新的一天。这种简单而纯粹的生活方式,让人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与自在,仿佛整个世界都慢了下来,让人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、去感受、去享受生活的每一个瞬间。

三、意境营造:自然之美,心灵之净

整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,营造出了一个清新脱俗、宁静致远的意境。月、鸡、鹅、山、日等自然元素,在诗人的笔下被赋予了生命和情感,它们不仅仅是客观存在的景物,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。月光下的静谧、鸡鸣鹅叫的生动、日出的希望,共同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,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远离尘嚣的山中世界。

同时,这首诗也反映了白玉蟾作为道教南宗创派人的独特情怀和哲学思考。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感悟,表达了自己对人生、宇宙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和认识。在他看来,自然之美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,更是心灵的净化和升华。在山中隐居的日子里,他忘却了尘世的烦恼与忧思,达到了物我两忘、天人合一的境界。

四、文化价值:隐逸文化的传承与弘扬

《山居》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,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隐逸文化的重要载体。隐逸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自古以来就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和推崇。它代表着一种超脱世俗、追求自由与宁静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。白玉蟾的《山居》正是这一文化精神的生动体现,它让我们看到了古代文人在面对现实困境时的一种独特选择——归隐山林,寄情山水,以自然为友,以天地为师。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