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阳修12首写景抒情诗词,浑然天成又哀婉凄恻,写愁特别令人动容
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:2024-11-17 08:09:13
1. 《戏答元珍》
春风疑不到天涯,二月山城未见花。
残雪压枝犹有橘,冻雷惊笋欲抽芽。
夜闻归雁生乡思,病入新年感物华。
曾是洛阳花下客,野芳虽晚不须嗟。
被贬官夷陵的欧阳修,借山城荒僻冷落的春景,抒发了自己迁谪山乡的寂寞情怀及眷眷乡思。“夜闻归雁生乡思”一句,将思乡之愁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
2. 《丰乐亭游春三首》
其一
绿树交加山鸟啼,晴风荡漾落花飞。
鸟歌花舞太守醉,明日酒醒春已归。
其二
春云淡淡日辉辉,草惹行襟絮拂衣。
行到亭西逢太守,篮舆酩酊插花归。
其三
红树青山日欲斜,长郊草色绿无涯。
游人不管春将老,来往亭前踏落花。
这三首诗以写景为主,通过对春天丰乐亭景色的描绘,如“明日酒醒春已归”“游人不管春将老”,在明快的景色中蕴含着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惋惜与哀愁,暗喻着时光易逝、人生短暂的感慨。

3. 《蝶恋花·庭院深深深几许》
庭院深深深几许,杨柳堆烟,帘幕无重数。玉勒雕鞍游冶处,楼高不见章台路。
雨横风狂三月暮,门掩黄昏,无计留春住。泪眼问花花不语,乱红飞过秋千去。
此词描写了深闺少妇的伤春之情。“庭院深深”几个字营造出一种幽深寂寞的氛围,“泪眼问花花不语,乱红飞过秋千去”,借景抒情,将女子的哀愁和无法排遣的寂寞通过暮春凋零的景象表现出来。

4. 《长相思·花似伊》
花似伊,柳似伊。花柳青春人别离。低头双泪垂。
长江东,长江西。两岸鸳鸯两处飞。相逢知几时。
词中以花柳比喻所思之人,“花柳青春人别离”点明在美好的春天却要面临分别,“两岸鸳鸯两处飞”更是强化了分离的哀愁,借景寓情,写尽离别之愁。

5. 《采桑子·轻舟短棹西湖好》
轻舟短棹西湖好,绿水逹迤,芳草长堤,隐隐笙歌处处随。
无风水面琉璃滑,不觉船移,微动涟漪,惊起沙禽掠岸飞。
这首词看似在描写西湖的美景,但在“隐隐笙歌处处随”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感。在美好的景色中,隐隐的笙歌反而衬托出作者内心的某种愁绪,可能是对时光流转、繁华易逝的感慨。

6. 《踏莎行·候馆梅残》
候馆梅残,溪桥柳细,草薰风暖摇征辔。离愁渐远渐无穷,迢迢不断如春水。
寸寸柔肠,盈盈粉泪,楼高莫近危阑倚。平芜尽处是春山,行人更在春山外。
通过描写旅途中的景色,如残梅、细柳等,将离愁别绪比作迢迢不断的春水,生动地表现出离别的愁苦,随着旅程的推进,这种愁苦不断加深。

7. 《玉楼春·别后不知君远近》
别后不知君远近,触目凄凉多少闷。渐行渐远渐无书,水阔鱼沉何处问。
夜深风竹敲秋韵,万叶千声皆是恨。故欹单枕梦中寻,梦又不成灯又烬。
从别后的思念入手,“渐行渐远渐无书”表达了对远方之人音信全无的担忧和愁苦,“夜深风竹敲秋韵,万叶千声皆是恨”借夜晚风吹竹林的声音,抒发内心的哀怨和愁苦之情。

8. 《生查子·元夕》
去年元夜时,花市灯如昼。月上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。
今年元夜时,月与灯依旧。不见去年人,泪湿春衫袖。
通过今昔对比,去年元夜的甜蜜约会与今年元夜的孤独寂寞形成鲜明反差,“不见去年人,泪湿春衫袖”,借元宵佳节的繁华景象,衬托出作者内心的相思之苦和失落之情。

9. 《渔家傲·近日门前溪水涨》
近日门前溪水涨,郎船几度偷相访。船小难开红斗帐,无计向,合欢影里空惆怅。
愿妾身为红菡萏,年年生在秋江上。重愿郎为花底浪,无隔障,随风逐雨长来往。
词中以女子的口吻,借门前涨水、郎船来访等景,抒发了女子与情郎相见的喜悦和不能长相厮守的惆怅,“合欢影里空惆怅”“无隔障,随风逐雨长来往”等词句,将这种哀愁与期盼交织的情感表现得细腻动人。

10. 《南歌子·凤髻金泥带》
凤髻金泥带,龙纹玉掌梳。走来窗下笑相扶,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?
弄笔偎人久,描花试手初。等闲妨了绣功夫,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?
表面上是写夫妻间的甜蜜生活,但“等闲妨了绣功夫”也透露出一种时光虚度、无所事事的哀愁,这种哀愁或许是因为生活的平淡,也或许是对未来的某种担忧。

11. 《阮郎归·南园春半踏青时》
南园春半踏青时,风和闻马嘶。青梅如豆柳如眉,日长蝴蝶飞。
花露重,草烟低,人家帘幕垂。秋千慵困解罗衣,画堂双燕归。
描绘了南园春半的景色,“秋千慵困解罗衣,画堂双燕归”,通过描写女子荡秋千后的慵懒和双燕归巢的景象,衬托出女子内心的寂寞和孤独,蕴含着淡淡的哀愁。

12. 《减字木兰花·伤怀离抱》
伤怀离抱,天若有情天亦老。此意如何,细似轻丝渺似波。
扁舟岸侧,枫叶荻花秋索索。细想前欢,须著人间比梦间。
“伤怀离抱”直接点明了哀愁的主题,“枫叶荻花秋索索”的秋景,更增添了凄凉的氛围,将离别的哀伤之情融入到萧瑟的景色之中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