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叫财富管理呢(简单解读财富管理)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1-21 02:35:31    

今天我们聊两点财富管理的常识。常识虽然宝贵,但没人会说,聊这个话题,略有点发言权。

【第一点常识】

认知差的钱不好赚了。资产端有时代红利,负债端也有时代红利。负债端的红利就是:有钱人的认知和财富并不匹配。认知水平和资金体量有密切关系

吃亏多了,认知也就提高了。有钱人本儿厚,犯错越多成长越快,普通人本儿薄,错1-2次就亏光本儿了,所以不是普通人认知低,只是普通人本儿太少。而本少带来的收益预期就非常高。

这种极高的收益预期只有两种人能满足:

①骗子。你赚他利息,他赚你本金

②高点发新的山顶资本。你图他超额,他图你管理费。

随着经济增长放缓: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都进入存量阶段。资产管理的存量就是投资难度变大,财富管理的存量就是数日子薅点算点,投资难度变大,就稳不住客户。既然稳不住客户,那就在信任消亡前,费用优先取代投资优先,薅多少算多少。

在过去,就对产品策略的认知来说。

假如:投资经理90分,理财经理60分,客户只有30分。

理财经理虽然得分不高,但客户的认知也确实太低。30分的人分不清:60分和90分的区别。大量30分的人存在,财富管理成为富矿。

这种认知水平上的客观差异,就是“营销导向”最有效的原因,但随着客户开始亏钱亏钱就会督促人学习,客户渐渐的也成了60分选手这时候财富管理就很不好做了,赚不到认知差的钱了,出清就开始了。

【第二点常识】

信任比能力重要。因为天生利益冲突,当员工利益和公司利益冲突时:牺牲员工利益。当公司利益和客户利益冲突时:牺牲客户利益。

这一切都发生在合法合规的情形之下,小编特敬佩早些年,从信托非标离职的理财经理,他们之中很多人:为客户利益选择牺牲自己的员工利益。

小编身边就有这样一个大兄弟。他出来以后开始做资产配置,但是几年下来兜兜转转,什么策略都实验过之后底层主仓基本都换成了城投债。

他们是在开倒车吗?钱越多,其实越需要简单的策略,而市场是充分有效的,可以迅速抹平一切洼地,又简单又有效又持久的策略,风险和收益是不对等的。

风险低,但是收益高,政策和技术,是不对等的成因,要么懂政策,要么懂技术,要么拥抱时代红利,要么拥抱技术红利。

最后回到开头:怎么解决信任问题,规避道德风险,让委托代理具有方向上的一致性?

这些年小编想了很多次,答案是:自有资金成为产品的最大投资人,当公司利益和客户利益不一致时,维护客户利益就是维护公司利益。

最好玩的事情也就出现了:当公司就是客户时,公司的精力会从营销端往客户端转移,公司更愿意做好收益而非维护好客户。当你想离客户近些时,你应该离客户远一些。。

规模是收益的大敌,规模只能从宏观共振中赚钱。央妈不发大洪水时,蛟龙就别折腾了,当心斩龙剑。2025诸君长虹!

相关文章